在中国传统医学中,按摩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,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穴位,调整气血、平衡阴阳,达到强身健体、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以下是七个具有代表性的按摩穴位,经常按揉它们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。
百会穴,一名三阳五会,居于身体最高点,人体阳气交会于此,故名百会穴。前发际线正中直上5寸,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,按摩它可以有效治疗头晕头痛,还有安神助眠之功效。
按摩百会穴方法:端坐在椅子上,用手掌或拇指指腹按摩百会穴,力度适中,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50圈,每日2-3次。
印堂穴位于前额部,两眉头连线中点,主治鼻炎、目赤肿痛、头痛、鼻塞、流鼻水等。
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,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该部位2分钟左右,动作宜慢,以感觉微麻、发胀为宜。
合谷穴也被称为“虎口”,经气旺盛,按摩它可以镇静止痛,通经活经,清热解表。对于头痛发热、上火牙疼和痛经等症状都有缓解作用。
合谷穴位于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,操作方法是,大拇指按压穴位,每次10-20次,以感到酸胀麻为宜。
中脘穴位于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上,是养护胃部的特效穴位。按摩中脘穴可以治疗胃炎和缓解胃痛。
按摩中脘穴方法是,伸出双手的中指、食指,四指并拢,点到中脘穴上,用力向下点,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宜,10秒后松开,然后再重复操作,反复进行5—10分钟,可有效缓解胃痛。
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是女性美容养颜的重要穴位。按摩三阴交可以保养子宫和卵巢,调节月经,祛皱、除斑祛痘。
按摩三阴交方法: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,先向下按压,再揉,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宜,每次1分钟左右,停歇后再重复。
三里涌泉穴,长寿妙中诀。睡前按百次,健脾益精血,能益精气神,呵护三宝物,识得其中趣,寿星随手摘。经常按摩涌泉穴,能活跃肾经由气,引导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,具有补肾、舒肝、明目、颐养五脏广腑的作用。
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,操作时,双手大拇指按压摩擦穴位10分钟左右,有助于安神助眠,神经衰弱的人,可适当延长时间。
古人云:若要身体安,三里莫要干。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激发经气,增强正气,故为后天养生保健之根本。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直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处。
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一次,每次按压5—10分钟,每分钟按压15-20次。
(本文作者:罗玉娇)